沿著神盤路一路南下,至35公里處的沙峁鎮石角塔村時,一個大型的標識牌上“龍華農業”四個大字格外醒目,沿著標識牌望向龍華生態農業基地,只見40座大棚錯落有致,走入基地,龍華助力鄉村振興的氛圍漸濃,眼前成片的土地,會讓人一時忘記自己身處神木南部鄉村。走入大棚內,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映入眼簾,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等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將新鮮的農產品裝箱、過秤,讓人意外的是,這些農產品最終沒有流向市場,而是走進了龍華集團的煤電廠、龍華的酒店、龍華職工的口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村企聯姻結出“工業反哺農業”的新路子
2021年,沙峁鎮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機遇期,通過多方溝通爭取,將陜煤龍華礦業公司引入沙峁鎮石角塔村,全額投資建設龍華振興生態農業公司,使石角塔村1000多畝“沉睡”的土地煥發新活力。
龍華振興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賀江林說:“這次村企合作,不同以往,以工業為主的龍華集團不是簡單的租了一塊地,進行農產品種植和銷售,而是通過為我們龍華煤電建設后勤基地的方式,促進石角塔村的鄉村振興,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反哺農業助推鄉村振興開新局的新路子”,“基于龍華工業的超大產值,龍華生態基地的農產品不會存在銷售難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賀江林指出這是他們龍華集團助力鄉村振興的“龍華模式”。
2022年,龍華農業生態基地優先吸納附近村組百余個農村富余勞動力“家門口”務工,村民在“家門口”拿到了每年7-10萬元的務工增收。通過聘請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與本地勞務人員相結合的培養培訓模式,基地還為附近村組培養培訓出更多的農業產業工人,為農村打造出一支“永久牌”的鄉村振興農業技術人才。
從“田間”到“舌尖” 從“坊間”到“心尖”
工業龍頭企業通過為自己建立“后勤基地”,為自己的企業食堂及職工家庭提供綠色農產品,解決了農產品銷路難的問題。龍華集團通過壯大龍華農業,為自己的員工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的一條線服務。而對于農村來說,工業企業通過資金投入,為農村引進人才、技術,能夠幫助農村實現村集體經濟創收的同時,實現了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對石角塔而言,曾經的龍華集團只是他們“坊間”聽說的一個工業企業,而如今龍華集團扎根石角塔村,給村里帶來大量的資金、人才、技術,鼓足了老百姓的“腰包”,讓老百姓知道了標準化、規?;霓r業產業化模式,成了老百姓“心尖”上的農業企業,龍華集團從“坊間”躍到了老百姓的“心尖”。
軟弱渙散村到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蝶變
石角塔村與龍華集團的合作,找準了村企雙方的結合點和共贏點,龍華集團充分發揮企業理念、資金、技術和項目管理上的優勢,采取“黨支部+龍頭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流傳土地1000多畝,促進了石角塔村上各項事業的發展。
走入石角塔村,偌大的文化活動廣場上,老人們正悠閑地閑聊,孩童們在廣場上追逐玩耍。窗明幾凈的黨群服務中心成為群眾協商議事的集中地,村文化館則成為群眾閑暇的好去處,正在建設的石角塔村村史館將會展現這個曾經有城南第一村美譽的石角塔村的悠久歷史。走進石角塔村的每個街道、巷道,很少看見隨處亂扔的垃圾,平坦整潔的街道上,美化、綠化、亮化全部到位,村民的生活環境得到很大改善。誰又能想到,兩年前,石角塔村還是“有名的軟弱渙散村”呢?
得益于這次合作,石角塔村的集體經濟壯大了、群眾收入增加了,不僅讓石角塔村實現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石角塔村的組織振興和文化振興,走出了村企合作、工業反哺農業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