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多個地區提倡“一站式服務”,國家政府服務平臺、浙里辦APP、阜務為民、等數字化系統應用、辦事場景不斷涌現,企業群眾的辦事模式從實體大廳“最多跑一次”的“現場辦”逐步向“網上辦”“掌上辦”轉變,“一網通辦”辦件占比達到90%以上。
政務服務聯系千萬家,我們唯有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從時間、空間上緊緊扭住轉變政府職能這個“牛鼻子”,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方能推動審批環節“瘦身”、審批效能“提速”,從而讓便民服務“一站到底”,群眾和企業辦事越來越便捷。
簡政放權,推動審批“瘦身”。利用數字化手段,將多方數據融會貫通,從規范化辦理到標準化提升,構建由事項、大廳(APP)、人員、監督“四位一體”的政務服務標準體系,打造綜合素質佳、業務水平高、服務質量優的綜合窗口辦事隊伍。從單個事項辦理,到組合事項“一件事”集成辦,從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十一證合一,創設企業開辦“辦1次”極簡模式,由此逐步實現審批環節“瘦身”。
優化服務,提升服務效能。隨著“人臉識別”、“數據共享”、“電子證件照”等數字化技術的融入,各部門間信息溝通更加順暢,辦事材料、時間、環節不斷減少。我們要堅持數字賦能服務,全力推動綜合窗口向“最后一公里”延伸,讓“聯勤服務”落地,全程跟蹤服務企業群眾報批,建成24小時在線、多元渠道、跨部門通辦的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同時,可以利用服務類小程序(APP),遠程預約、處理城管、人社、水電等手續;組建各縣市區統一的12345熱線平臺,將政務熱線、市長信箱、媒體熱線等多渠道收集的問題,統一受理;搭建園區行政服務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現場業務辦理、政策咨詢及“幫代辦”等服務。
放管結合,跑出審批“加速度”?!白疃嗯芤淮巍苯^不是“一跑了之”,而是“放管結合”。要防止某些單位、企業和群眾在國家削減審批事項和環節時時,冒用政府信用,謀取不法利益。同時,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將受理、監督等辦事環節采用“互聯網+政務”,精簡政府權力,規范市場行為,做到便民服務事項“放得好”、“管得住”、“服務優”。
“一站到底”,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聚焦業務集成、服務延伸、數字賦能,打造集智慧辦事、公共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體,方能以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為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李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