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的作品《悠悠歲月》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小說通過對六十年來一些老照片的回憶,反映出時代的嬗變,從而引起人們內心強烈的共鳴。每一個人成長軌跡大多相同,從出生、學習成長、職業選擇、離婚及衰老等,小說把個人生活融入大時代變遷中,既有在火熱的大時代面前的宏觀敘事,又有微觀的私人化生活的細微描述。掩卷長思,內心嗟呀不已
小說講述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年少時通過努力學習考上大學,畢業當了教師,擺脫了貧窮的生活,這部分的內容很是勵志,也能給讀者帶來啟發。拼搏,的確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工作穩定之后結婚,生了兩個孩子,盡量平衡工作和生活,努力之后的收獲,是應該享受的,她努力了,上天也給她以回報;老年生活變得悠閑,便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她踩好點子過好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的生活,然而每個人的一生并不一帆風順,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關鍵要看她怎么選擇,選擇不同,人生就不同。她年少時青春沖動不懂事與人鬼混而意外懷孕,好在及時悔悟并改正自己的錯誤,重新回到學校完成了學業;結婚后陷入柴米油鹽的瑣碎,尤其是丈夫的袖手旁觀令她雪上加霜,好在,她勇敢地選擇離婚,重拾自我;老年時摒棄年齡的焦慮,一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一個女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歷史,也是時代的寫照。她不僅僅是她自己,她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人的群像,是一個典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走錯了路,改正回來,重新去走,這也是真正的人生。因為,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只有殊途同歸的選擇。
人的一生,都是一出戲劇。在戲劇中沒有彩排,甚至沒有劇本,我們只能本色出演。演得好的,人生的戲劇就比別人成功。演得不成功,只能給人留下笑柄??墒沁€有一句話,當局者迷。身處戲劇之中的臨時演員,在沒有腳本的情況下,又應該怎么演好這出戲呢?
小說描寫的場景貼近生活,有溫暖、幽默、詩意的語言,也有尖銳、粗俗的語言,作者毫無遮掩地刻畫了人在不同生命階段的生活、苦惱和改變。努力向上,改變自己,永不停下追求幸福的腳步,這是小說本身積極的主題意義。一些在當時看似離經叛道的行為,卻成為女性改變命運的手段,小說借此反映和批判社會現實和傳統的沖突
人的一生,沒有教科書,也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供參考,在摸索的過程中,難免會不斷地走錯路、摔跟頭。因為自然原因,我們無法拉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在同樣的時間里,讓自己活得多姿多彩。你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沒有別人為你負責。因為,你才是自己人生獨一無二的主人。
小說語言富有時代感,給讀者的代入感特別強烈。什么時代,說什么話,有哪些流行語言,全都能在故事中體現出來。書中匯集了大量具有時代特色的名詞,例如歌星、影星、時尚商品、電視節目、小說人物和粗俗俚語等,使文章更加貼近生活,瞬間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成為法國人尤其法國女人的集體回憶錄。一部作品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力于精彩的語言。因為語言能抓住讀者的眼球,走進讀者的內心世界。除了深厚凝重的主題,我想,這本小說能夠獲獎的真正原因,還是獨特而又生動的語言吧。
這本小說看起來是一部反映時間流逝的作品,實則帶給人深深的啟迪。在記錄時代洪流的同時,反映出更為廣闊的現實意義。書中最后一句:“挽回我們將永遠不再存在的時代里的某些東西”,這些東西,有一朝一夕可能被視為離奇、不夠純潔,甚至是罪惡的,但是,卻能記錄時代變化,給人以思考。
悠悠歲月,就是一條長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河里的一朵浪花。只有如實地記錄下自己的開放和艷麗,整個時代才會變得溫情脈脈,給人力量和希望。(謝尚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