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z0wz5"><optgroup id="z0wz5"></optgroup></rt>

<rt id="z0wz5"></rt>
<tt id="z0wz5"></tt>

    <font id="z0wz5"></font>

    <rt id="z0wz5"><optgroup id="z0wz5"></optgroup></rt>
    <font id="z0wz5"></font>
    <rt id="z0wz5"><optgroup id="z0wz5"></optgroup></rt>
    <cite id="z0wz5"></cite>
    您的位置:首頁 > 熱點資訊 >

    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也要靠產業發展

    2022-12-26 10:25:48 來源:團結網


    (相關資料圖)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作為發展中人口大國,糧食始終是頭等大事,糧食問題也始終是最重要的問題。只有確保糧食安全,國家發展的基礎才會穩定,才不會有后顧之憂,否則一旦有什么風浪,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糧食安全這根弦,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累計進口糧食1.6億噸,相當于我國糧食產量的24%,達到歷史新高。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糧食安全存在嚴重問題呢?不是的。按照我國目前的水稻、小麥等產量,能夠保證廣大居民用糧需要,確保糧食安全。之所以要進口大量糧食,主要是優化糧食結構,適應不同層次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時,進口糧食還有與其他國家貿易關系方面的需要。

    總體上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仍不容小覷,需要不斷地提高糧食產量,增加糧食供給,更好滿足市場需求,要注重糧食結構的改善,提高優質糧食的比重,完善優質糧食品種。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不能成為糧食的絕對需求地,也要增強自身的糧食供給能力,否則就會存在糧食安全隱患。

    為更好地確保糧食安全,不讓糧食問題困擾經濟社會發展,關鍵之一要保護好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讓廣大農民愛種糧、愿種糧、能種糧。切不可以為實現糧食規?;N植、機械化種植、連片式種植,就不需要農民了。恰恰相反,這些更需要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做保障,需要廣大農民更加珍惜土地、珍惜種糧。

    從國家層面看,已經在政策、資源、資金等方面給予了種糧大力度支持,特別是在糧食收購上,國家多次調整糧食收購保護價,以確保農民利益。當然,如果“過度保護”,也會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會影響到糧食的市場化水平。而且,糧食收購不是無節制、無限度的,如果超過了國家糧食收購的能力上限,也會出現糧食損失和浪費現象。

    因此,必須讓市場化發揮更大作用,最大限度提高糧食使用效率。這就是常說的“糧食動態平衡問題”——糧食量不夠,肯定會出問題,但如果量太多了,也會出現問題,只有保持良好的平衡,糧食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證。

    要想有效保護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除了要穩定糧食收購價格、降低糧食生產成本外,還要通過產業發展、產業振興,讓廣大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離家近一點、靠農田近一點。眼下,農村勞動力大多分布在全國各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活躍地區和產業興旺地區,那些經濟欠發達、產業不旺的地區,尤其是在一些縣城,則很少有農民聚集。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能夠把產業發展的觸角有效延伸到縣城,特別是糧食生產大省的縣城乃至鄉鎮,讓當地的居民包括農民不出縣就能找到工作,就能安心掙錢,必能對糧食生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農民如果離家很近,到了農忙季節,這些在企業上班的人員大都能回家幫忙,避免種糧收糧主要靠留守的老人。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發展,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樣也要靠產業發展。如此方能實現保障糧食安全和推進鄉村振興一舉兩得。 (譚浩?。?/p>

    最近更新

    光大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