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調研發現,長江中、上游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問題有:農業面源污染環境治理投入不足,落后的基礎設施與日益加大的污染負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業面源污染監管能力不足,專業人才隊伍缺乏,垃圾分類和處理方式有待優化;在政策層面支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優惠措施不明確等。
建議
持續加強土地綜合整治,建設高標準農田,加大農田“宜機化”改造力度,推動施肥用藥科學化、廢棄物統一回收和集中處理。優化監管模式,強化科技指導,探索與專業院校合作的模式,將教育培養和監督工作結合,以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日常監管,同時進一步提升用藥用肥和農技科學指導。完善農村廢棄物回收處理利用機制,在農膜、農資包裝回收上,完善補貼激勵的政策機制;在養殖和生活污染排放物的處理上,開展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就地利用;科學引導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和利用,可降解有機物要盡量就地循環利用,不可降解污染物要加大力度重點處理。(王小燕 趙蓓)
最近更新